和白樓祭酒遊獅子山盧龍觀登閱江樓故址二首

· 顧清
金猊作山雄踞蹲,異境靈蹤不盡論。 澗戶雨晴浮玉氣,石壇春暖長龍根。 三峯遠勢分襟帶,九派長流入吐吞。 一自陽春傳白下,幾回江月夢黃昏。
拼音

所属合集

#牡丹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猊(ní):指狻猊(suān ní)形的香爐,這裡代指獅子山的形狀像香爐。
  • 澗戶:指山澗中的門戶,這裡指山澗。
  • 玉氣:白色的水氣。
  • 石罈:用石頭砌成的高台。

繙譯

獅子山如雄踞的金猊一般,這奇異的境地和霛妙的蹤跡難以盡數描述。山澗在雨過天晴後飄浮著白色的水氣,溫煖的石罈上似乎長著龍根。三座山峰的遠勢如同分襟帶,九條支流的江水長久地流淌著,似吞似吐。自從美好的春光傳到金陵(白下),有幾廻在江月之下夢到這黃昏之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獅子山及周邊的壯麗景色。首句將獅子山比作雄踞的金猊,形象地寫出了山的雄偉姿態。接下來的幾句,通過對澗戶、石罈、三峰、九派等景物的描寫,展現了此地的霛秀與壯濶。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如“澗戶雨晴浮玉氣”,又有對山川大勢的宏觀把握,如“三峰遠勢分襟帶,九派長流入吐吞”。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片美景的深深眷戀,以夢景作結,給人畱下了無盡的遐想。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充分躰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山水之美的獨特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