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寮(liáo):小屋。
- 骨冷:形容心境清冷。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蟾蜍(chán chú):傳說月中有蟾蜍,這裏指月亮。
翻譯
心境清冷中覺得山岩上的花美好,回到這舊居,器物已被清除。 塵土半掩着金色的荷花,鏡子中映出如玉的月亮。 大地的脈絡沒有風與火的侵擾,松濤聲時起時伏。 瞬間孤獨的念頭升起,隨心地借住在我的這所茅廬。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冷、幽靜的氛圍。首聯通過「骨冷」表現出作者心境的清冷,「空還舊器除」則描繪了舊居的冷清。頷聯中「半塵金菡萏」和「一鏡玉蟾蜍」,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荷花的半掩於塵和明月的如鏡般皎潔,增添了畫面的美感。頸聯寫地脈無風火之擾,鬆聲有卷舒之態,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寧靜。尾聯中「瞥然孤念起」表達了作者瞬間涌起的孤獨之感,最後「隨意借吾廬」則體現出一種隨性、自在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在雷峯山寮中的獨特感受。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虞美人 · 乙未八月偕道清泛遊西湖麴院間波清露冷紅藕已稀晝船蕩月殘荷三兩麥小云團賞之 》 —— [ 清 ] 楊圻
- 《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陳廷圭贈詩一律席上走筆次韻三首 》 —— [ 明 ] 王縝
- 《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嵩少之間至許昌共得大小詩二十六首許州留別頓主簿 》 —— [ 宋 ] 蘇轍
- 《 和邠老郎官湖懷古五首 其一 》 —— [ 宋 ] 賀鑄
- 《 丁丑秋八月随鑑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有感二首 其二 》 —— [ 清 ] 安昶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癸酉仲秋得老母家書有感 》 —— [ 明 ] 黃仲昭
- 《 崇禎辛未仲秋日題三洲巖 》 —— [ 明 ] 李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