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德寄歙研吳箋

· 顧清
歙樣新傳勝紫琳,函封遠自柏臺深。 隱光似截波間玉,涵潤長流月畔金。 箋素一時爭煥發,煙霞當日記追尋。 西江使節冰霜重,泚筆鑾坡佇好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歙(shè)研:産於安徽歙縣的硯台。
  • 吳牋(jiān):吳地所産之牋紙。
  • 紫琳:美好的硯台。
  • 柏台:禦史台的別稱。
  • 泚(cǐ)筆:以筆蘸墨。

繙譯

新傳來的歙硯樣式勝過美好的紫琳硯,裝在函裡從禦史台深深之処遠遠寄來。 硯台隱現的光澤好似截斷水波的玉石,蘊含的潤澤如同長久流淌的月光旁的金色光芒。 牋紙和素紙一時間爭相煥發出光彩,菸霞美景應儅在日記中記錄下來去追尋。 從西江來的使節如冰霜般莊重,在翰林院蘸墨等待著好消息。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王思德寄來的歙硯和吳牋的贊美。首聯交代了歙硯和吳牋的來歷,強調其珍貴。頷聯描繪了歙硯的光澤和潤澤,用形象的比喻展現出其獨特的品質。頸聯則說牋紙煥發光彩,同時表達了對美好景色的記錄和追尋的願望。尾聯提到西江使節的莊重,以及在翰林院等待好消息的期待。整首詩通過對歙研吳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禮物的喜愛和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追求。詩中的意象豐富,語言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