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蕭簡庵明府話舊

三生石上舊知音,江寺初開借論心。 懷抱不隨人事改,頭顱休訝雪霜侵。 從前宦海能無累,向去雲山亦易尋。 大有忘言相慰處,閒中過我且長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生石:傳說中,三生石是代表前世、今生、來世的石頭,象徵着緣分。(「生」讀音:shēng)
  • 論心:談心,訴說心裏話。
  • :驚奇,詫異。(「訝」讀音:yà)

翻譯

在三生石上我們本就是舊時的知音,在江邊的寺廟剛開放時,藉此機會我們相互談心。 內心的懷抱不會隨着人事的變化而改變,也不要驚訝頭顱被雪霜侵襲。 從前在官場中能否沒有牽累,往後走向那雲山也容易找尋。 有很多無需多言就能相互慰藉的地方,在閒暇中你到我這裏來且長久地吟唱。

賞析

這首詩以與蕭簡庵明府話舊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感悟。詩的開頭,借三生石象徵兩人深厚的緣分,在江寺初開之時談心,奠定了情感基調。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堅定的內心信念,不受人事變化的影響,也不畏懼歲月的侵蝕。然後,提到過去的官場生涯以及對未來的展望,認爲擺脫官場的束縛後,尋找寧靜的雲山之地並非難事。最後,強調了兩人之間的默契和相互慰藉,在閒適的時光中,享受長吟的樂趣。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釋今辯

今辯(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樂說。番禺人。俗姓麥。明桂王永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峯受具,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雲、海幢兩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長慶。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九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