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九首

· 劉基
天有田兮不可以耕。山有龜兮不可以知咎徵。剡蒿以爲樑兮削菌以居楹。匠石卻走兮工垂拊膺。 登高望遠兮觀四瀛。水東流兮日西傾。般紛紛兮各有營。我獨展轉兮從夜達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蒿(yǎn hāo):削尖的蒿草。
  • :這裏指木菌,即木耳。
  • 匠石:古代著名的石匠,這裏泛指工匠。
  • 工垂:古代工匠名,這裏泛指工匠。
  • 拊膺(fǔ yīng):捶胸,表示悲痛或憤怒。
  • 四瀛(sì yíng):四方的大海。
  • :衆多,紛繁。

翻譯

天上有田地卻無法耕種,山中有龜卻無法預知災禍的徵兆。用削尖的蒿草做梁,用木菌做柱子的基座。工匠們卻只能逃離,工匠們捶胸頓足。

登上高處遠望四方的大海,水向東流,太陽向西傾斜。衆多紛繁的事物各自有它們的營生。而我獨自輾轉反側,從夜晚到天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天上的田地、山中的龜、以及工匠們的無奈,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無奈和困惑。詩中「水東流兮日西傾」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也隱喻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最後兩句「我獨展轉兮從夜達明」,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