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駕詣郊壇省牲恭賦

輦路仙雲凍不飛,喧喧鐘鼓闢端闈。 殿前甲乙分綈幕,日下星辰閃翠旂。 寶校自乘天上駟,玉龍初御法宮衣。 漢家俎豆遙增色,五夜神光燭紫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輦路(niǎn lù):天子車駕所經的道路。
  • 端闈(duān wéi):宮殿的正門。
  • 綈幕(tí mù):厚實的帷幕。
  • (qí):同「旗」。
  • 寶校:精銳的騎兵。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引申爲祭祀和崇奉之意。
  • 紫微:指帝王宮殿。

翻譯

天子車駕所經的道路上,仙雲彷彿被凍結不再飄動,喧鬧的鐘鼓之聲開啓了宮殿的正門。殿前的人們分成甲乙兩隊,分別站在厚實的帷幕之下,日光之下星辰閃耀,翠綠的旗幟飄動。精銳的騎兵騎着彷彿從天而降的駿馬,玉龍剛剛穿上了法宮的衣裳。漢家的祭祀禮儀更加增添了光彩,五個夜晚的神奇光芒照亮了帝王的宮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前往郊壇省牲的盛大場景,展現出莊嚴肅穆的氛圍和皇家的威嚴。詩中通過「輦路仙雲」「鐘鼓闢端闈」「星辰閃翠旂」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宏偉的意境。「寶校自乘天上駟,玉龍初御法宮衣」則突出了皇家的威嚴和尊貴。最後「漢家俎豆遙增色,五夜神光燭紫微」,強調了祭祀的重要性和神聖性,以及皇宮的輝煌。整首詩語言華麗,氣勢恢宏,充分體現了皇家的氣派和禮儀的莊重。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