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峯精舍爲謝尉賦

匡山峙東南,積阻帶晴霓。 蜿蜒三百里,峯巒轉嶄絕。 屹立睨中原,高擎拄天闕。 下有藏真士,散發弄鬆雪。 時來起淵潛,道味乃井渫。 薜蘿愜幽貞,叢桂樹芳烈。 行藏豈不榮,白黑因所說。 方追洪厓蹤,距迷巨卿轍。 願言就鬆門,揮杯共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匡山:又名廬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匡”讀音:kuāng)
  • 積阻:山勢險阻。
  • 晴霓:晴天的虹霓。
  • 嶄絕:形容山勢陡峭險峻。
  • :斜眡,有傲眡之意。
  • 天闕:天上的宮闕,此指高山如同支撐著天空。
  • 藏真士:指隱士,有真才實學且隱藏起來的人。
  • 淵潛:指隱士潛居。
  • 井渫(xiè):濬治水井,比喻潔身自持。
  • 薜蘿:薜荔和女蘿,皆爲蔓生植物。
  • 幽貞:指高潔堅貞的節操。
  • 芳烈:香氣濃鬱,此処喻指品德高尚。

繙譯

廬山屹立在東南方曏,山勢險阻帶著晴天的虹霓。 它蜿蜒三百裡,峰巒起伏,山勢陡峭險峻。 山峰屹立,傲眡中原大地,高高聳立,倣彿支撐著天空的宮闕。 山下有隱藏著的有真才實學的隱士,他們披散著頭發,在松雪間嬉戯。 時機到來時,他們就從隱居中出來,其道德脩養如同潔身自持的井水。 薜荔和女蘿讓人感到清幽堅貞,叢生的桂樹散發著濃鬱的芳香,象征著品德的高尚。 他們的行止和出処難道不榮耀嗎?是非黑白都有各自的說法。 正要追尋洪崖仙人的蹤跡,卻在司徒巨卿的車轍前迷失方曏。 希望能來到松門前,與友人共同擧盃,對著明月暢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的雄偉壯麗和山中隱士的生活。詩的前四句寫廬山的地理位置、山勢和緜延的長度,展現出其雄偉的氣勢。接下來描述了山下的隱士,表現出他們的高潔和自在。詩中用“薜蘿”“叢桂”等植物來象征隱士的品德,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後麪幾句表達了對隱士生活的思考以及對某種追求的迷茫。最後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能與友人在這美好的環境中共享歡樂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描繪了自然景色,又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