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與北嶽相接

隱壁金繩起,依山翠殿安。 兩崖分嶽色,百丈下風湍。 雲狹牽衣過,天長仰面看。 石樓遙似畫,歸去濯金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隱壁:隱蔽的崖壁。
  • 金繩:指寺院的殿宇用金繩來作爲裝飾或一種象徵,在這裏也有形容建築工藝精巧的意思。(「隱」讀音:yǐn)
  • 翠殿:翠綠的宮殿,這裏指寺廟的建築。
  • 嶽色:北嶽的景色。
  • (tuān):急流的水。
  • (xiá):狹窄。

翻譯

隱蔽崖壁處金繩般的建築拔地而起,依着山勢那翠綠的殿宇安然矗立。 兩邊的山崖分隔出北嶽的景色,百丈高的懸崖下是急急的水流。 狹窄的雲氣扯着衣服飄過,天空高遠得讓人需仰起臉來觀看。 那石樓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畫,回去時要在如金盆般的水中洗淨身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懸空寺的雄偉壯觀和所處環境的奇險秀麗。首聯通過「隱壁金繩起,依山翠殿安」,展現了懸空寺建築工藝的精巧和與山勢的完美融合。頷聯「兩崖分嶽色,百丈下風湍」,寫出了懸空寺所處位置的獨特,兩邊山崖盡顯北嶽景色,懸崖之下急流奔涌,增添了險峻之感。頸聯「雲狹牽衣過,天長仰面看」,進一步強調了此地環境的奇妙,狹窄的雲氣和高遠的天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尾聯「石樓遙似畫,歸去濯金盤」,以如畫的石樓作比,表現出懸空寺的美麗,同時提到歸去時要洗淨身心,蘊含着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懸空寺的特色和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