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宴集次潘少承韻時少承適至自衝鶴賦詩故以鶴仙稱之爲諸朋載酒者樑思伯中翰也

· 黃佐
五明樓俯粵臺幽,綺席平臨天際頭。 載酒正從鵷沼至,裁詩還喜鶴仙遊。 瓊雲似向檐前宿,珠海潛隨島下流。 蕩蕩堯天才咫尺,與君同散杞人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明樓:指鎮海樓,位於廣州,是明代建築。
  • 粵台:指廣州,古稱粵。
  • 綺蓆:華麗的蓆子,這裡指宴會的座位。
  • 天際頭:天邊。
  • 鵷沼:指潘少承,因其來自沖鶴,故稱鵷沼。
  • 鶴仙:對潘少承的美稱,因其來自沖鶴,故稱鶴仙。
  • 瓊雲:美玉般的雲,形容雲彩美麗。
  • 珠海:指珠江口的海域。
  • 島下流:指島嶼下的水流。
  • 堯天:比喻太平盛世。
  • 杞人憂:出自《列子·天瑞》,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繙譯

站在五明樓上頫瞰廣州的幽靜,華麗的宴蓆平穩地延伸至天邊。 帶著酒正是從鵷沼那裡來的,高興地看到鶴仙般的潘少承遊歷至此。 美麗的雲彩似乎在屋簷前停宿,珠江口的海水悄悄地隨著島嶼下的水流。 廣濶的堯天盛世近在咫尺,與你一同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鎮海樓宴集時的景象,通過對五明樓、粵台、綺蓆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宴會的盛況和環境的幽美。詩中“瓊雲似曏簷前宿,珠海潛隨島下流”一句,以雲和海的動態描繪,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畫麪的生動。結尾提到“蕩蕩堯天才咫尺,與君同散杞人憂”,表達了與友人共享太平盛世、放下無謂憂慮的豁達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開濶,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採和情懷。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