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釀荔枝酒成與歐麥二友同酌次韻一首因麥有及於天寶故事因及之

· 黃佐
南風吹綠北窗前,荔子浮缸似醴泉。 錦席玉杯慚地主,鵠袍鳧舄集儒仙。 雲安僱直猶傾盞,天闕微呼不上船。 觴詠有餘風味少,紅塵飛騎笑當年。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 釀荔枝酒:用荔枝果實發酵製成的酒。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天寶故事:指唐朝天寶年間的歷史事件,這裏可能特指唐玄宗時期的政治和社會狀況。
  • 南風:指夏季的暖風。
  • 荔子:荔枝的果實。
  • 醴泉:甜美的泉水,比喻荔枝酒的美味。
  • 錦席玉杯:形容宴席的豪華。
  • 鵠袍鳧舄:鵠袍指官員的禮服,鳧舄指官員的鞋子,這裏泛指文人雅士的服飾。
  • 儒仙:對文人的美稱。
  • 雲安:地名,可能指宴會的地點。
  • 僱直:僱傭的費用,這裏可能指宴會的費用。
  • 傾盞:倒酒,形容飲酒的豪放。
  • 天闕:皇宮,這裏可能指朝廷。
  • 微呼:輕聲呼喚,這裏可能指對朝廷的輕蔑。
  • 不上船:比喻不願參與朝廷的政治。
  • 觴詠:飲酒賦詩。
  • 紅塵飛騎:指塵世中的繁忙和喧囂,這裏可能指朝廷中的忙碌和紛爭。
  • 笑當年:對過去的回憶和嘲諷。

翻譯

在仲夏時節,我釀製的荔枝酒終於完成,與兩位朋友歐麥一同品嚐,依照原詩的韻腳作了一首詩,因爲麥提到了天寶年間的故事,所以詩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南風吹拂着北窗前,荔枝酒在缸中漂浮,如同甜美的泉水。宴席上錦緞的席子和玉製的酒杯,讓我感到作爲主人的慚愧,而穿着鵠袍和鳧舄的文人雅士們聚集一堂,宛如仙人。在雲安這個地方,我們不惜花費,盡情地倒酒暢飲,而對朝廷的微小呼喚卻不願上船參與。在飲酒賦詩中,我們感受到了餘韻,但風味卻略顯不足,回憶起當年紅塵中的繁忙和喧囂,我們不禁笑了起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夏時節與友人共飲荔枝酒的情景,通過對豪華宴席和文人雅士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高雅情趣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南風吹綠北窗前,荔子浮缸似醴泉」以生動的意象表現了荔枝酒的美味,而「錦席玉杯慚地主,鵠袍鳧舄集儒仙」則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自身地位的謙遜。結尾的「紅塵飛騎笑當年」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去繁華的淡淡嘲諷和對現實的超然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