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西蜀胡秀才

· 黃佐
遙遙蜀道亙天端,來去惟君不作難。 來爲慈顏欣奉檄,去緣皤發倦彈冠。 柳搖燕市聽鶯別,雲擁峨眉駐馬看。 索句贈君還自笑,一年爲客向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èn):橫貫,貫穿。
  • 慈顏:慈祥的面容,這裏指母親。
  • 奉檄 (xí):接受命令,這裏指接到家書。
  • 皤發 (pó fà):白髮。
  • 彈冠:整理帽子,比喻準備出仕。
  • 燕市:指北京。
  • 峨眉:山名,位於四川。
  • 索句:索取詩句。
  • 長安:古代都城,這裏指北京。

翻譯

遙遠的蜀道橫貫天際,只有你來去自如,不覺得困難。 來時因見到慈祥的母親而欣喜,離去則因白髮蒼蒼而厭倦了仕途。 在北京的柳樹下聽鶯歌別離,駐馬觀看四川峨眉山的雲海。 我索取詩句贈與你,自己也笑了,一年都在北京做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胡秀才在蜀道與京城之間的往來,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仕途的厭倦。詩中「遙遙蜀道亙天端」形容了蜀道的遙遠與艱險,而「來去惟君不作難」則突出了胡秀才的非凡能力。後兩句通過對母親和白髮的描寫,傳達了胡秀才對家庭的眷戀和對官場的疲憊。最後兩句則以輕鬆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胡秀才的讚賞和自己在京城的客居生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