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門: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處有石頭的門戶或景觀。
- 雲樹:雲霧繚繞的樹木,形容景色幽美。
- 浩悠悠:形容景象廣闊無邊。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信息。
- 拚飛:奮力飛翔。
- 彩舟:裝飾華麗的船隻。
- 可堪:能夠忍受,承受。
- 桂館:桂花飄香的館舍,指美好的居所。
- 煙花:煙霧和花,形容景色朦朧美麗。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是吹奏樂器,鼓是打擊樂器,這裏指軍樂聲。
- 淥尊:酒杯。
- 看劍:古代文人常以看劍表示壯志未酬或懷才不遇。
- 離憂:離別的憂愁。
翻譯
石門處的雲霧和樹木廣闊無邊,大雁奮力飛翔,與彩舟並行。你離去後怎能忍受北望的思念,我的心也如東流的水一樣無盡。月光下桂花飄香的館舍中,煙霧和花朵在晨光中綻放,秋風中榆關傳來笳鼓的軍樂聲。我傾倒酒杯,頻頻看劍,江湖之中何處沒有離別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江湖的無奈。詩中,「石門雲樹」與「鴻雁拚飛」共同構築了一幅壯闊而又悽美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深切不捨。後句通過「此心無盡亦東流」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無盡思念。詩的末尾,通過「淥尊頻看劍」和「江湖何處有離憂」表達了詩人對江湖生涯中離別之苦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闊,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黃佐的文學才華和對友情的珍視。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