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頭樓上

春霧茫茫入小樓,誰知樓上有人愁。 夷人不解唐人語,傳譯何從免滯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岐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傳譯:翻譯,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
  • 滯留:停留,不能前進。

翻譯

春日的霧氣朦朧地滲入小樓之中,有誰知道樓上有人正愁緒滿懷。那些外族人不理解唐朝的語言,翻譯又從何談起,以避免我在此停留不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樓上孤獨的愁思,以及因語言不通而產生的隔閡感。詩中「春霧茫茫入小樓」以景入情,通過春霧的朦朧來象徵內心的迷茫和孤寂。後兩句則通過「夷人不解唐人語」的對比,表達了文化交流的困難和因此帶來的滯留之苦,反映了詩人對於交流與理解的渴望。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