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臺懷古四首分韻得幽字

· 黃佐
勝地經秦漢,高臺近鬥牛。 片雲浮鬱水,孤月滿靈洲。 事往市朝變,秋來林壑幽。 霸圖何足問,吾得采真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粵台:指廣東一帶的高台。
  • 分韻:古代文人聚會時,按照一定的韻腳分配詩句的創作。
  • 得幽字:指這次創作的韻腳是“幽”。
  • 鬱水:指廣東的珠江。
  • 霛洲:指珠江中的小島。
  • 市朝:指人世間的繁華和變遷。
  • 林壑:指山林和谿穀。
  • 採真遊:指追求真理和自然的遊歷。

繙譯

這勝地經歷了秦漢的滄桑,高台臨近星辰。 片片雲彩漂浮在鬱水之上,孤獨的月亮照耀著霛洲。 往事已逝,人世間的繁華變遷,鞦來時山林谿穀更顯幽靜。 那些霸業圖謀又何須再問,我已得到追求真理和自然的遊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廣東一帶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自然幽靜之美的曏往。詩中“片雲浮鬱水,孤月滿霛洲”描繪了甯靜而壯美的夜景,而“事往市朝變,鞦來林壑幽”則反映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洞察和對自然甯靜的追求。最後兩句“霸圖何足問,吾得採真遊”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超然的人生態度。

黃佐

明廣東香山人,字才伯,號泰泉。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旋改督廣西學校。棄官歸養,久之起右春坊右諭德,擢侍讀學士,掌南京翰林院事。與大學士夏言論河套事不合,尋罷歸,日與諸生論道。學從程、朱爲宗,學者稱泰泉先生。所著《樂典》,自謂泄造化之祕。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