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待漏院試作

· 樑儲
十年丹扆夢中情,幾向長安對月明。 鳳闕未曾開曙色,龍池先已聽鐘聲。 焉知落落孤蹤士,獨抱區區萬里誠。 卻恨相如獻詞賦,不將憔悴及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扆(dān yǐ):紅色的屏風,古代常用以指代皇宮或皇帝。
  • 鳳闕:指皇宮,因其形狀似鳳而得名。
  • 龍池:指皇宮中的池塘,常用來象征皇權。
  • 落落:形容孤高,不隨流俗。
  • 區區:形容微小,這裡指個人的忠誠和心意。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以辤賦著稱。
  • 憔悴:形容人因憂慮或勞累而顯得瘦弱、無精打採。

繙譯

十年來,我夢中的情懷始終圍繞著皇宮,多少次在長安對著明月沉思。 皇宮尚未迎來黎明的曙光,我已先聽到了龍池的鍾聲。 我孤高的身影,獨自懷抱著對國家的萬裡忠誠,卻不知自己是否被理解。 我悔恨自己像司馬相如那樣獻上辤賦,卻沒有將我的憔悴和憂國之情傳達給蒼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中,“十年丹扆夢中情”展現了詩人對皇宮的深情曏往,而“鳳闕未曾開曙色,龍池先已聽鍾聲”則描繪了詩人對皇權的敬畏和對早朝的期待。後兩句“落落孤蹤士,獨抱區區萬裡誠”突顯了詩人的孤高與忠誠,而結尾的“卻恨相如獻詞賦,不將憔悴及蒼生”則流露出詩人對自己文學成就的遺憾,以及對未能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的自責。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

樑儲

明廣東順德人,字叔厚,號厚齋,晚號鬱洲。成化十四年進士第一,授編修。正德時累遷爲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時營建殿房甚多,所費鉅萬,儲屢上書切諫。又請早立儲君,不報。寧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儲等扈從。羣小欲導帝遊浙西、江漢。儲等跪諫行宮門外,乃許不日還京。世宗即位,被劾乞歸。卒年七十七,諡文康。有《鬱洲遺稿》。 ► 1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