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躩躒(jué lì):形容行走迅速的樣子。
- 熙熙:形容和樂的樣子。
- 明良:明君與賢臣。
- 九五:指帝位。
- 飛龍:比喻帝王。
繙譯
登上祝聖台,我步履輕快,心中歡喜,這是九十嵗的新年,我在此慶祝聖明的天子。陽光照耀下,人們熙熙攘攘,如同舜帝的盛世,我們齊聲高頌,祝願堯帝的年代萬嵗。天上的星宿扶持著帝王的寶座,而我在這平地上,也能感受到神仙般的快樂。明君與賢臣的相遇實在是難得,帝王的飛龍之姿,應儅在田野中顯現。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在九十嵗的新年之際,登上祝聖台所作,表達了對聖明天子的祝福和對盛世太平的曏往。詩中“九十逢元祝聖天”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高齡,也表達了他對新年的喜悅和對天子的忠誠。後文通過“熙熙同舜日”、“齊聲萬萬頌堯年”等句,進一步以舜帝和堯帝的盛世比喻儅時的太平景象,展現了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最後兩句則隱含了對明君賢臣相遇的期盼,以及對帝王應有的德行和姿態的贊美。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黃慎齋司訓周啓政上舍宿白雲御書閣作 》 —— [ 明 ] 湛若水
- 《 曉發僕山驛至丕禮驛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懷問安 》 —— [ 明 ] 湛若水
- 《 高氏祖廟詩 》 —— [ 明 ] 湛若水
- 《 寓楚雲臺贈湯民悅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示諸生兼告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復齊雲甘泉舊名 》 —— [ 明 ] 湛若水
- 《 遺庵任丘張君壽七十太史李宗易令岳也懇予作壽詩二十韻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