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過:經過。
- 徐州:地名,今江蘇省徐州市。
- 謁:拜見。
- 閔祠:祠堂名,可能是紀念某位姓閔的歷史人物。
- 三首:指這首詩是三首詩中的第一首。
- 示:展示給。
- 周生榮朱: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學生。
- 兼寄:同時寄給。
- 州守:州的長官。
- 陸時望: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徐州州守。
- 掌教:主持教育的人。
- 周易:人名,可能是當時的教育負責人。
- 數言全母出真誠:幾句話完全表達了對母親的真誠感情。
- 兼善無妨見父明:即使同時做好事,也不妨礙見到父親的明智。
- 慚愧聽聽國多妒:感到慚愧,聽到國家中有很多嫉妒之事。
- 祠前三嘆繞階行:在祠堂前三次嘆息,繞着臺階行走。
翻譯
我經過徐州,拜見了閔祠,這是三首詩中的第一首,我把它展示給周生榮朱,同時也寄給了州守陸時望和掌教周易。
幾句話完全表達了我對母親的真誠感情,即使同時做好事,也不妨礙我見到父親的明智。我感到慚愧,聽到國家中有很多嫉妒之事,我在祠堂前三次嘆息,繞着臺階行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情和對國家現狀的憂慮。詩中「數言全母出真誠」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厚感情,而「慚愧聽聽國多妒」則反映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通過在閔祠前的三嘆,詩人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爲永順彭宣慰題四首天章閣 》 —— [ 明 ] 湛若水
- 《 有客過西樵煙霞洞有作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元默弟登黃雲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姚澤山大巡羅浮八詠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問庵僉憲馬君宗孔求題圃中樓亭四首宗德樓 》 —— [ 明 ] 湛若水
- 《 和蔣道林登飛雲至玉女峯而還解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司馬周貞庵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陪諸公瀛洲勝會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