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黟縣(yī xiàn):位於今安徽省黃山市,因境內有黟山(即黃山)而得名。
- 四塞:四周被山環繞。
- 長官:指縣令或縣官。
- 阡:田間的小路。
翻譯
黟縣的縣城前有一條江,景色十分迷人,四周被青山環繞,彷彿直達天際。縣官在公務之餘,閒暇時會坐下來彈琴,不去理會近旁田間小路上盛開的桃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黟縣的自然風光和縣官的閒適生活。詩中,「黟縣縣前江可憐」一句,既表達了江景的美麗,又隱含了對這片土地的憐愛之情。「青山四塞上通天」則進一步以壯闊的筆觸勾勒出四周山巒的雄偉,營造出一種與世隔絕的寧靜氛圍。後兩句通過「長官公暇鳴琴坐,不管桃花滿近阡」的描寫,展現了縣官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暗示了其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何公志別駕事竣還湖州 》 —— [ 明 ] 湛若水
- 《 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懷問安 》 —— [ 明 ] 湛若水
- 《 赴毅齋光祿招遊東山翼善寺即席賦此 》 —— [ 明 ] 湛若水
- 《 張伯懷舍人素扇面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蔣中丞石庵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兼卜朱明兩洞 》 —— [ 明 ] 湛若水
- 《 巡鹺高侍御崶走三十里顧予浙江驛相信殷勤詩以酬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登泗城北樓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