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何公志別駕事竣還湖州

憶予年向立,同君西甕閭。 爾年方二六,志氣千里駒。 君今已二毛,我衰當何如。 別駕展驥足,會計赴留都。 把酒談故舊,美惡成虛無。 君自崇明德,愛此金玉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向立:將近三十歲。
  • 西甕閭:西邊的巷子。
  • 二六:指十二歲。
  • 二毛:指頭髮花白,中年。
  • 別駕:古代官名,這裏指何公志。
  • 驥足:比喻有才能。
  • 會計:管理財務。
  • 留都:指南京,明朝遷都北京後,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機構,稱爲留都。
  • 故舊:老朋友。
  • 虛無:空虛,不真實。
  • 崇明德:推崇高尚的品德。
  • 金玉軀:比喻身體珍貴。

翻譯

回憶起我將近三十歲時,與你一同在西邊的巷子裏。那時你才十二歲,志向遠大如同千里馬。現在你已頭髮花白,我衰老得又該如何呢?別駕(何公志)展現了他的才能,去管理財務並前往留都(南京)。我們舉杯談論老朋友,美好與惡劣都變得虛無。你自己推崇高尚的品德,珍惜這寶貴的身體。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何公志的別詩,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友人未來的祝願。詩中通過對比自己與何公志的年齡變化,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同時,詩人讚美了何公志的才能和高尚品德,並希望他珍惜自己的身體。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