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塹(qiàn):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溝,比喻地勢險要,不易通過。
- 城石頭:指南京城,因其地有石頭山而得名。
- 偏安:指國家或政權侷限於一隅,未能統一全國。
- 誇羨(kuā xiàn):誇耀和羨慕。
- 太行:山脈名,位於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之間。
- 郭:城牆。
- 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天險:自然形成的險要之地。
-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流經多個省份,最終注入渤海。
翻譯
長江如天塹般環繞着石頭城南京,人們對於這種偏安一隅的羨慕和誇耀從未停止。太行山脈作爲北方的屏障,守護着中原大地,而黃河這條天險之河,從這裏流向大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京城的地理形勢和歷史背景,通過「天塹長江」和「城石頭」突出了南京的險要和重要性。詩中「偏安誇羨未能休」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南京作爲南明政權都城的複雜情感。後兩句則通過太行山和黃河的描繪,展現了中原地區的自然屏障和地理特徵,同時也隱含了對國家統一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謝生惟近知遠周生敬甫儀還徽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臨病西雲之下不得回送元默行舟聊此遣悶 》 —— [ 明 ] 湛若水
- 《 託吳提舶致書應吉士元忠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陳靜齋少宰考滿 》 —— [ 明 ] 湛若水
- 《 過清溪黃太學生繡緒宸談異泉之勝作此以爲他時往觀卜築之張本 》 —— [ 明 ] 湛若水
- 《 大同春吟己丑作四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將之南嶽登岸渡武溪過芙蓉寄覺山 》 —— [ 明 ] 湛若水
- 《 答邕州別駕鄧誠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