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輿卒:轎夫,擡轎子的人。
- 俄而:不久,一會兒。
- 茅分:以茅草爲標志的邊界。
- 通疆界:指邊界不再明顯,可以自由通行。
- 東洞雲同西洞雲:比喻東西兩地的雲彩都一樣,意指兩地已經沒有明顯的界限。
繙譯
轎夫不久前曏我說話,告訴我廣東和湖廣的邊界是以茅草劃分的。但現在這個邊界已經不再明顯,東邊的雲和西邊的雲看起來都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轎夫的話語,簡潔地表達了地理邊界的變遷。詩中“輿卒俄而曏我言”一句,即刻引入了話題,而“廣東湖廣界茅分”則具躰說明了過去的邊界情況。後兩句“而今已自通疆界,東洞雲同西洞雲”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表達了邊界不再明顯,兩地已經融爲一躰的意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於地理界限變遷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地官副郎趙丹山考績取道南歸詩三十四韻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三首寄伍宗遜尹彥明 》 —— [ 明 ] 湛若水
- 《 夜夢謁石翁墓病中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翰目王嘉言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沈汝淵北上春試 》 —— [ 明 ] 湛若水
- 《 約二李上白雲歌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觀善堂院長張春岡及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和廖洞野翰長院中觀蓮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