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歲次周侍御韻

· 張詡
臘殘宇內漸回春,滿目青紅又一新。 到了鳳凰還萬仞,羞因鼷鼠發千鈞。 篇詩擬贈朝天客,杯酒堪娛守歲人。 病去不知年歲改,鷺鷗依舊只相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臘殘:臘月將盡,指農曆年末。
  • 宇內:天下,指整個世界或國家。
  • 青紅:青色和紅色,這裏指春天的景色,萬物復甦,色彩豐富。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徵高貴和吉祥。
  • 萬仞:形容山峯極高。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七尺。
  • 鼷鼠:一種小鼠,這裏比喻卑微或不重要的事物。
  • 千鈞:形容極重的分量,鈞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爲三十斤。
  • 朝天客:指即將上京朝見皇帝的官員。
  • 守歲:除夕夜守夜,迎接新年的習俗。
  • 鷺鷗:兩種水鳥,這裏象徵自由和寧靜的生活。

翻譯

臘月將盡,天下漸漸回春,滿眼青紅,景色又是一新。 鳳凰終將飛至萬仞高峯,羞於因小鼠而動用千鈞之力。 我擬作詩贈予即將朝見天子的客人,杯中美酒足以娛樂守歲之人。 病癒後不知年歲已改,鷺鷗依舊,只與我相親相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歲末春初的景象,通過對比鳳凰與鼷鼠,表達了詩人對高潔與卑微的鮮明態度。詩中「臘殘宇內漸回春」一句,既點明瞭時節,又寓意着新生與希望。後文以鳳凰自比,不願爲瑣碎小事耗費精力,體現了詩人的高遠志向。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與鷺鷗爲伴,遠離塵囂,享受自然的寧靜與和諧。

張詡

明廣東南海人,字廷實,號東所。師事陳獻章。成化二十年進士。授戶部主事,丁憂後,隱居不仕,累薦不起。正德中召爲南京通政司參議,謁孝陵而歸。其學以自然爲宗,求“忘己”、“無慾”,即心觀妙,以揆聖人之用。有《白沙遺言纂要》、《南海雜詠》、《東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