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侍郎歌

侍郎妙筆世莫如,侍郎恩賜常滿車。 玄天壇上泥金字,大道殿中漱玉書。 朝入直廬衣獅子,暮歸邸第著飛魚。 近承詔旨許馳驛,樓船畫舫還故閭。 笑吾文章空磊落,垂老無成跨蹇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侍郎:古代官名。
  • 直廬:舊時侍臣值宿之處。
  • 邸第:達官貴族的住宅。
  • 馳驛:駕乘驛馬疾行。
  • (lǘ):泛指門戶,人家。
  • (jiǎn)驢:跛腳虛弱的驢子。

翻譯

侍郎的妙筆世上無人能比,侍郎所受的恩賜常常裝滿車。在玄天壇上用泥金書寫字,在大道殿中撰寫優美的文章。早晨進入值宿之處穿着繡有獅子的官服,傍晚回到豪華的住宅穿着繡有飛魚的服飾。近來承蒙皇帝詔書旨意允許駕乘驛馬疾行,乘坐樓船畫舫回到故鄉。嘲笑我寫的文章徒然光明磊落,到老了也沒有成就,還騎着跛腳的驢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侍郎的描寫,展現了其才華橫溢、備受恩賜以及地位顯赫的形象。詩中描述了侍郎在玄天壇和大道殿的活動,以及他上朝和歸家時的穿着,突出了他的尊貴地位。同時,詩的最後兩句通過與自己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空有才華卻無所成就的自嘲和無奈。整首詩語言較爲生動,通過對比的手法,增強了情感的表達。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