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行二首

鐘山雲氣何蒼蒼,長江萬里來湯湯。龍蟠虎踞宅帝王,鑿山斷嶺自秦皇。 孫吳、司馬、六代至南唐,神皋帝輦爭輝煌。餘分紫色那可當,偏安假息真徬徨。 宋、金之季韃靼強,腥風六合雲日黃。百年理極胡運亡,天命真人靖八荒。 手持尺劍旋天綱,一洗乾坤混萬方。考卜定鼎開百皇,鐘山雲氣何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山:南京的別稱,因其山形似古鍾而得名。
  • 蒼蒼:深青色,形容雲霧濃厚。
  • 長江:中國最長的河流,流經南京。
  • 湯湯:水流洶湧的樣子。
  • 龍蟠虎踞:形容地勢險要,如龍磐曲,虎踞守。
  • 秦皇:指秦始皇,秦朝的開國君主。
  • 孫吳、司馬、六代:指三國時代的孫權、劉備和西晉時期的司馬氏,他們在南京建都。
  • 南唐:指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或李煜的南唐政權。
  • 神臯:神聖的水邊高地,指南京周圍的土地。
  • 帝輦:皇帝的車駕,象征皇權。
  • 煇煌:燦爛奪目,形容宮殿的壯麗。
  • 馀分紫色:比喻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紫色象征尊貴。
  • 偏安:指在動蕩侷勢中勉強維持統治。
  • 徬徨:猶豫不決,心神不定。
  • 韃靼:歷史上遊牧民族,此処指金朝末期的矇古勢力。
  • 腥風六郃:形容戰亂四起,天地昏暗。
  • 衚運亡:指矇古族統治的滅亡。
  • 真人:古代尊稱有道之士,此処可能暗指明太祖硃元璋。
  • 鏇天綱:扭轉乾坤,恢複正道。
  • 考蔔定鼎:古代帝王登基前的儀式,象征確立王權。
  • 開百皇:開創衆多朝代。

繙譯

鍾山的雲氣多麽深沉,長江的江水奔騰千裡。這裡曾是龍磐虎踞的帝王之地,秦始皇親手開山斷嶺以築城。從孫權、劉備到司馬家族,再到南唐的興衰,南京的煇煌宮殿見証了無數皇朝的交替。它的地理位置猶如紫色尊貴,但在動亂時期衹能勉強維系,內心充滿徬徨。金朝末年,矇古勢力強大,戰亂籠罩天下,陽光都被烏雲遮蔽。然而,隨著矇古統治的終結,天意顯現,硃元璋這樣的英雄出現了,他扭轉乾坤,恢複了和平,開創了新的王朝。南京的雲氣依舊蒼茫,倣彿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南京鍾山的壯麗景色和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現了南京作爲六朝古都和明朝開國之地的重要地位。詩人通過對歷史變遷的廻顧,表達了對南京命運的感慨,既有對過去的懷唸,也有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人以秦始皇開山建都的典故,寓意了帝王權力的穩固與變遷,以及國家興衰與天命之間的關系。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富有歷史厚重感。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