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惜惜歲月
註釋
- 乾(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
- 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 椿萱:代指父母,椿代表父親,萱代表母親。
- 棠棣(dì):木名,常用來比喻兄弟。
- 岵屺(hù qǐ):指父母。岵,多草木的山;屺,無草木的山。《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鼯鼠(wú shǔ):也稱飛鼠或飛虎,一種形似松鼠的動物,這裏比喻技能有限。
- 駘駑(dài nú):劣馬,比喻才能低下。
- 閹茂:指戊戌年。
- 怙恃(hù shì):指父母。
- 蓼莪(liǎo é):《詩經·小雅》中的篇目,表達對父母的思念和孝順之情。
- 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
- 魚皋(ɡāo):皋,水邊的高地,魚皋指水邊。
- 雍門:古地名,這裏借指悲哀的地方。
- 榆景:比喻晚年,因榆樹的晚景而得名。
- 虯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 杯棬(quān):古代一種木製的飲器。
- 根荄(gēn gāi):植物的根部,比喻事物的基礎。
翻譯
樹木有根啊水有源,高天覆蓋啊厚地承載。泉水化爲雨水歸於山澗,樹葉離開樹枝而覆蓋樹根。 當我雙親在世卻未能好好奉養,還有什麼同類可以言說呢。自幼就接受慈母的規範,外出則遵循嚴父的命令。 夜晚讀書白天砍柴,冬天讓父母溫暖夏天讓他們清涼。願意悄悄效些微勞,怎肯暫時違背最初的本性。 江裏的魚可以烹飪,庭院的雀可以捕捉。慶幸父母健康,欣慰兄弟親密。趁着好時光獻上喜悅,等候父母的臉色來表達和順。舞動的衣袖色彩斑斕,姑且讓紅花增添歡笑,舉起酒杯吟誦詩歌,就讓好鳥迴應歌聲。 飢餓驅使着人,貧窮讓人願意出仕。有幸躋身賢才之書,於是離開故鄉。一次曬腮後南歸,五次揚鞭向北去。 像鼯鼠的技能已經窮盡,像劣馬的心思卻還未停止。幾次在山川間跋涉,只是回頭瞻望父母所在的山。 在戊戌年,父親突然離世。到了荒落之年,母親也遭遇災禍。八年之間,接連失去父母。 辛酸都嚐遍了,痛苦交織而來。想要仰望依靠卻沒有了天,想要落腳卻不知在何處。 白雲飄走不再回來,浮萍飄蕩如同寄身。也曾委屈自己爲了俸祿,依託在儒官的職位上。 在氈席上求得一點溫暖,從苜蓿盤中借得一頓飽飯。庭院對着兩棵秀美的槐樹,書房包含着一片寒冷的石頭。 情感如同捧接官府文書,道理上沒有白吃飯的毛病。然而燕地和越地相隔遙遠,車船滯留。 對北堂的盼望雖然殷切,東征的賦文卻未能完成。內心一夜之間多次迴轉,眉毛整天都皺着。 任職纔剛滿一年,悲哀就突然在霜寒時節降臨。使我荒廢了誦讀《蓼莪》,思念父母的心急切。 心中驚恐魂魄離散,精神渙散。白白灑下魚皋的淚水,無法遏制雍門的悲傷。 想要割下自己的肉來救治卻無法做到,縱然藉助翅膀也還是太遲了。罷了啊,晚年逼近啊時光緊迫,几案和座席寂靜啊手杖和鞋子蒙上灰塵。 看着杯棬就感到痛苦,翻開遺物就心懷悲哀。在塵世的道路上追逐,只是自己被繮繩和枷鎖束縛,悠悠的人世情態,對根基又有何益處呢。 不珍惜白日,任憑高齡屢次被推移。瓶子已經空了,恥辱卻在大酒壺。 因此王質親自耕種,傅鹹辭去官職。斷絕追求浮華的心思,只想着盡力。庭院中有返哺的烏鴉,小路上割除鉤住衣服的荊棘。 用短暫的時間來報答,不忍忘記無盡的恩情。誰沒有父母,只有我不像人。 揚名的願望沒有實現,奉養志向沒有依據。從此衰弱地喘息,寂寞無神。對名教沒有一點益處,只是對人倫有害。 打算穿着粗布衣服吃粗食,堅守淡泊的約定度過一生。
賞析
這首詩以感慨歲月流逝、痛惜父母離世爲主線,表達了詩人對雙親的深切懷念和未能盡孝的愧疚之情。 詩的開頭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述,引出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接着回憶了自己年輕時對父母的孝順和家庭的和睦,以及爲了出仕而離開故鄉的經歷。然而,命運的不幸接踵而至,詩人在短短八年間先後失去了父母,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無助。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徵手法,如「鼯鼠之技已窮,駘駑之心未已」,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自己才能的有限和對未來的迷茫;「白雲飄其不還,浮萍蕩其如寄」,則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失去父母后的孤獨和漂泊之感。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在面對父母離世時的悲痛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孝道的重視和對自己未能盡孝的自責。最後,詩人表示要以淡泊的態度度過餘生,以此來彌補自己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