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趙倚樓:應爲趙嘏(gǔ),字承祐,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唐代詩人,因詩中名句「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被人稱爲「趙倚樓」。
- 鈐(qián)閣:指翰林院、文人學士的觀書之所。
- 剡(shàn)溪船:用王子猷雪夜訪戴之事,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 彩筆:相傳南朝梁江淹,年青時夢人授以五色筆,從此文思大進。後以彩筆比喻富麗的文辭。
翻譯
忽然傳來春天的消息好像到了天邊一樣,卻還能看見山河大地依舊積雪相連。 在這個佳節,已經打開了翰林院的大門如同春燕歸來,想念友人就不要學王子猷雪夜乘舟去訪戴了。 詩詞寫得如同江水傾泄一般文辭華麗,喝酒時那豪爽的姿態彷彿能吸納百川。 暫且緩解一下羈旅的憂愁,不要嘲笑,春風吹過又回首迎來新的一年。
賞析
這首詩以春信傳來爲背景,描繪了春天到來時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情感。詩的首聯通過「春信到天邊」與「河山積雪連」的對比,表現出春天初至時的特殊景象。頷聯中「鈐閣燕」代表春天的生機和活力,而「懷人休棹剡溪船」則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不必急切相見的心境。頸聯通過「詞翻彩筆傾三峽」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豪邁氣概,「酒泛瑤杯吸百川」則形象地描繪了詩人飲酒時的暢快。尾聯「暫解羈愁莫相笑,東風回首又新年」,表達了詩人暫時緩解憂愁的心態,以及對新的一年的期待。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既有對春天的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感慨,語言優美,富有韻味。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韓雍的其他作品
- 《 挽劉宗文 》 —— [ 明 ] 韓雍
- 《 忠武堂爲蘇衛張指揮題 》 —— [ 明 ] 韓雍
- 《 苦雨阻風夜泊劍江龍霧洲述懷十二韻三月四日也 》 —— [ 明 ] 韓雍
- 《 慰同寅餘公喪子 》 —— [ 明 ] 韓雍
- 《 次韻酬大司馬王公度四首 》 —— [ 明 ] 韓雍
- 《 寄秦以忠 》 —— [ 明 ] 韓雍
- 《 五月十六日與林錦衣食荔支偶成 》 —— [ 明 ] 韓雍
- 《 正月十九日寄弋陽李少卿三首 》 —— [ 明 ] 韓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