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舊隱爲錫山錢津賦

· 韓雍
遁跡湖山幾世同,湖山移在故園中。 畫圖不假丹青筆,疏鑿真如造化功。 孤阜未荒和靖業,釣臺常仰子陵風。 逸民自古關風教,採錄重煩太史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遁跡(dùn jì):指隱居。
  • 丹青筆:繪畫的筆,這裡指畫家的畫筆。
  • 疏鑿:疏通開鑿。
  • 孤阜:孤立的土山。
  • 和靖業:指林逋(bū)的隱居之事。林逋,字君複,謚號和靖,北宋著名隱逸詩人。
  • 子陵風:指嚴子陵的風範。嚴子陵,名光,東漢著名隱士,曾隱居垂釣。

繙譯

在湖山隱居的情況世代相同,如今將湖山之景移到了自己的故園之中。 這園子的美景無需借助畫家的畫筆來描繪,其疏通開鑿之妙真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那孤立的土山尚未荒廢林逋那樣的隱逸事業,釣魚台常常讓人仰望著嚴子陵的風範。 自古逸民之事關系到風俗教化,採集記錄下來還得煩勞太史公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錫山錢津的湖山舊隱,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隱士風範的敬仰。詩的首聯交代了錢津將湖山之景引入故園,暗示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頷聯贊美了故園景色的天然之美,無需人工刻意描繪,如造化之功般神奇。頸聯通過提到和靖(林逋)的隱逸事業和子陵(嚴子陵)的風範,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的高尚和文化內涵。尾聯則指出逸民之事對風教的重要性,認爲值得太史公這樣的史官來記錄。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湖山舊隱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甯靜、自然、高尚的隱逸生活的追求和贊美。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