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集句十首月下行舟

駟馬留孤館,殘鶯惜暮春。 空樑無燕雀,獨坐慘風塵。 夜久潮侵岸,江清月近人。 古來鐘鼎盛,不及在家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駟馬(sì mǎ):指駕一車之四馬,也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匹馬的高車,表示地位顯赫。
  • 殘鶯:指晚春的黃鶯鳴聲。
  • 空梁:指空的屋樑。
  • 燕雀:鳥名,泛指小鳥。
  • 獨坐:一個人坐着。
  • 風塵: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的境況。
  • 侵岸:指潮水涌上江岸。
  • 鐘鼎:古代用鍾和鼎來象徵貴族的權力和地位,這裏指富貴榮華。

翻譯

高貴的馬車留在孤零零的館舍,黃鶯在暮春時節的叫聲讓人憐惜。 空蕩的屋樑上沒有燕雀,孤獨地坐着,身處悲慘的塵世之中。 夜晚久了潮水涌向岸邊,江面清澈,月亮彷彿離人很近。 自古以來富貴榮華興盛,卻比不上在家過着貧苦的生活。

賞析

這首集句詩通過描繪一系列景象和表達情感,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感悟。詩中既有對暮春時節的傷懷,如「殘鶯惜暮春」,也有對孤獨處境的描繪,如「空梁無燕雀,獨坐慘風塵」,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而「夜久潮侵岸,江清月近人」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夜晚江邊的景色,給人以寧靜、悠遠的感受。最後兩句「古來鐘鼎盛,不及在家貧」,表達了對富貴榮華的反思,認爲家庭的溫暖和平淡的生活比外在的榮華富貴更爲珍貴,體現了一種對生活真諦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不同景象和情感的交織,傳達出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