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君聘令甌寧

宜人秋氣薊門時,仙令飄飄萬里馳。 五嶺鄉心隨白雁,八閩海色動青驪。 烽煙西北頻驚眼,民力東南可察眉。 我亦分符同作吏,知君爲政是吾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jì mén):原指古薊門關,此處借指北方地區。
  • 仙令:對縣令的美稱。
  • 五嶺:在湘、贛、粵、桂四省邊境的越城嶺、都龐嶺(一說揭陽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的總稱。
  • 八閩:福建省的別稱。
  • 青驪:毛色青黑相雜的駿馬。
  • 烽煙:烽火臺報警之煙,這裏指戰事。
  • 察眉:《列子·說符》中有「晉國苦盜。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後因以「察眉」謂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實情。

翻譯

在這秋氣宜人的北方時節,縣令您瀟灑地向着萬里之外疾馳而去。您帶着對家鄉的思念隨着白色的大雁前往五嶺,您的到來讓八閩地區的海色也因青黑色的駿馬而生動起來。西北邊地的戰事頻頻讓人驚心,而東南地區的民力情況您需仔細察看了解。我也同樣擔任着地方官吏,知道您的治理之道是我學習的榜樣。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別王君聘前往甌寧赴任縣令時所作。詩的首聯描繪了送別時的季節和王君聘赴任時的瀟灑姿態。頷聯通過「五嶺鄉心」和「八閩海色」,表現了王君聘行程之遙遠以及所到之地的特色,同時「白雁」和「青驪」也增添了畫面的美感。頸聯則提到了當時西北的戰亂情況以及對東南民力的關注,體現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王君聘治理地方的期望。尾聯表明作者自己也是地方官吏,表達了對王君聘爲政能力的欽佩和向他學習的態度。整首詩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王君聘赴任後的期望和對時局的思考,情感真摯,意境開闊。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