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金山贈行韻四首

· 盧寧
金山一瞬又三年,猶記僧歸月下船。 千丈浪中浮綠樹,五州山外落青天。 風前秀句勞清夢,神裏瑤華生紫煙。 同學故人才更絕,蓬萊東觀待羣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山:山名。可能指特定的某座名爲金山的山,具體所指需根據作者的經歷和上下文來判斷。
  • 一瞬:形容時間極短,轉眼間。
  • 千丈浪:形容浪濤高大洶涌。
  • 五州山:山名。
  • :這裏可理解爲觸動、引發。
  • 清夢:美夢。
  • 瑤華:傳說中的仙花,這裏喻指美好的景象。
  • 蓬萊:神話傳說中的神山,常用來比喻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 東觀:古代宮殿名,漢代宮廷藏書處,也泛指宮中藏書、著書或校書之處。

翻譯

轉眼間在金山已經過去三年,還記得僧人在月光下乘船歸去的情景。高大洶涌的浪濤中浮現出翠綠的樹木,在五州山外,藍天似乎從空中落下。清風拂面前寫下的優美詩句,引發了我的美夢,神奇的景象中瑤花綻放生出紫色的煙霧。我的同學舊友們才華更是出衆,在蓬萊的東觀等待着一羣仙人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回憶在金山的過往,通過描繪金山的景色、自己的感受以及對友人的讚美,營造出一種既神祕又美好的氛圍。詩的首聯通過「一瞬又三年」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同時回憶起僧人月下歸船的情景,增添了幾分詩意。頷聯中「千丈浪中浮綠樹,五州山外落青天」以誇張的手法描繪出金山浪濤和周邊山景的雄偉與壯闊。頸聯「風前秀句勞清夢,神裏瑤華生紫煙」則將美景與詩人的情感相結合,表現出詩人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和對夢境的聯想。尾聯「同學故人才更絕,蓬萊東觀待羣仙」表達了對同學舊友才華的讚美,同時用「蓬萊東觀待羣仙」的想象,爲詩作增添了一絲神祕和美好的色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示了詩人對金山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深情。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