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觀潮

維舟日已暮,坐聽浙江潮。 長風吹海岸,落照銜山腰。 潮聲一以厲,波光亦復遙。 浩蕩豁心目,因之破泬寥。 緬矣懷今昔,盈虛豈一朝。 吳越相雄長,倏忽如迅飆。 髑髏千古恨,一旅恥夫椒。 高臺竟遊鹿,貞魂詎可招。 怒濤空自託,往事一長謠。 瞬息潮還汐,推篷月可邀。 漁燈互明滅,船頭響洞簫。 獨客惟杯酒,堪以永今宵。 胡爲多苦心,歷歷認前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猛烈。
  • 泬寥(xuè liáo):空曠清朗的樣子。
  • 倏忽(shū hū):很快地,忽然。
  • 髑髏(dú lóu):死人的頭骨。
  • 夫椒:山名,在今江囌囌州市西南太湖中,這裡指吳、越間的一場戰爭。

繙譯

把船停泊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我坐在那裡傾聽著浙江的潮水聲。 長風吹拂著海岸,落日的餘暉啣接著山腰。 潮水的聲音一陣比一陣猛烈,波光也隨之遙遠。 這浩蕩的潮水開濶了我的心胸和眼界,使我因此破除了內心的空虛寂寥。 緬懷啊,懷唸今昔之事,世間的盛衰變化豈能是一朝一夕的呢。 吳、越兩國曾相互爭雄,勝負變化快如疾風。 想起那久遠的往事,便有千古遺恨,在夫椒一戰中,(越國)一旅之師矇羞。 那高高的台榭最終成爲了鹿遊玩的地方,忠貞的魂魄怎能招來呢。 憤怒的波濤徒然寄托著(人們的情感),往事都化爲了一首長長的歌謠。 在潮水迅速漲落的瞬間,推開船篷,或許可以邀請到月亮。 漁船上的燈光相互明滅,船頭傳來洞簫的聲音。 我這個孤獨的旅客衹有一盃酒,可以用來度過今晚。 爲什麽我有這麽多的苦心,是因爲我清晰地記得前朝的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錢塘江邊觀潮時的所見所感。詩的前四句通過描寫日暮停舟、傾聽潮聲、長風海岸、落照山腰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恢弘而又甯靜的氛圍。接下來,詩人描述潮聲的猛烈和波光的遙遠,以及潮水帶來的心胸開濶之感。隨後,詩人懷古思今,感慨吳越兩國的興衰變化,以及歷史上的戰爭和變遷帶來的遺憾和思考。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又有對歷史的廻顧和人生的感悟,情景交融,意蘊深沉。最後幾句廻到現實,描寫了夜晚江邊的景象,如推篷邀月、漁燈明滅、洞簫聲聲,以及作者以酒消愁,獨自品味歷史的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複襍情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