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孝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 陪祀:陪從祭祀。
- 蟠龍:指鐘山的地勢像蟠龍一樣(「蟠」讀音爲「pán」)。
- 駐馬:使馬停下不走。
- 衣冠:指世族、士紳。
- 遊正渺:出遊的士紳很少。
- 雨露:喻指皇帝的恩澤。
- 鍾祥:聚集吉祥。
- 宇宙:天地之間。
- 繹思:尋繹追念。
- 廟貌:指廟宇及神像。
- 巑岏(「巑」讀音爲「cuán」,「岏」讀音爲「wán」):山高銳貌。
翻譯
以前就知道鐘山像蟠龍一樣雄偉,如今我停下馬來觀看。 世族士紳出遊的景象已很稀少,皇帝的恩澤之感也開始消退。 遠望山河遼遠,這裏聚集着吉祥,天地之間也顯得寬廣。 追念思考時感慨無窮,廟宇及神像出現在高峻的山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陪祀孝陵之後登上鐘山時的有感而發。首聯通過「舊識」與「今來」的對比,表達了對鐘山的熟悉和此次重遊的感受。頷聯中「衣冠遊正渺」描繪了世族士紳出遊減少的情景,「雨露感初殘」則暗示了皇帝恩澤的變化,可能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某種狀況。頸聯以廣闊的視野,寫出了山河的遙遠和此地的吉祥寬廣,展現出一種宏大的氣勢。尾聯的「繹思時不盡」體現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感慨,而「廟貌出巑岏」則以廟宇神像出現在高峻山上的畫面,給人以莊嚴、神祕的感覺。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深沉,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傳達出作者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