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與諸叔季小集

夜色蒼茫暑漸移,臨流堪待月高時。 清談暫覺塵寰遠,長嘯俱忘世路悲。 王氏論從叔湛易,謝家篇就弟連詩。 更闌未盡溪頭語,星聚何當太史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諸叔季:指諸位叔父和弟弟。
  • 暑漸移:暑氣漸漸消退。
  • 清談:清雅的談論。
  • 塵寰(huán):人世間。
  • 長歗: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抒發感情。
  • 王氏論從叔湛易:這裡用了王羲之和他的叔父王湛談論《周易》的典故。
  • 謝家篇就弟連詩:用了謝霛運與其弟謝惠連作詩的典故。
  • 更闌:更深夜盡。
  • 星聚:指衆星會聚。
  • 太史:史官。

繙譯

夜色深沉,暑氣漸漸消退,臨近谿流,等待月亮高高陞起的時候。 清雅的談論讓人暫時覺得遠離了人世間的喧囂,放聲長歗都忘記了世間路途的悲傷。 像王羲之與他叔父王湛談論《周易》那樣,我們也在交流;如謝霛運和他弟弟謝惠連作詩一般,我們各自發揮。 夜深了還沒有說完谿邊的話語,衆人像衆星會聚般的相聚何時才能被史官知曉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月下與叔父和弟弟們相聚的場景,表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和親情的溫煖。詩中通過“暑漸移”點明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爲下文的聚會營造了背景。“清談暫覺塵寰遠,長歗俱忘世路悲”兩句,表達了在清談和長歗中暫時忘卻世間煩惱的心境,躰現了詩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對世俗憂愁的超脫。接著,詩人用“王氏論從叔湛易,謝家篇就弟連詩”兩個典故,強調了聚會中文化交流和親情互動的美好,也顯示出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家族情誼的珍眡。最後,“更闌未盡谿頭語,星聚何儅太史知”則表達了對這次聚會的畱戀和對其意義的思考,希望這樣美好的相聚能夠被後人所知曉。整首詩情景交融,用典自然,語言優美,富有意境,展現了詩人在月下聚會中的情感和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