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振歸莆中二首

坐殘山月耽玄靜,聽徹天風送步虛。 結客幾能金比諾,傍禪堪證覺爲如。 門留獨客誰題鳳,鋏對狂歌豈羨魚。 歸去馬卿仍四壁,篋中惟有異人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莆中:福建莆田一帶。
  2. (dān):沉溺,入迷。
  3. 玄靜:修道的一種境界,寧靜而深遠。
  4. 步虛:道士唱經禮讚的一種腔調,這裏借指誦經的聲音。
  5. 結客:結交賓客。
  6. 金比諾:指信守諾言,不惜以重金爲證。
  7. 傍禪:接近參禪悟道。
  8. 證覺:覺悟,證悟。
  9. 爲如:如何,怎樣。
  10. 題鳳:比喻訪友不遇。
  11. 鋏(jiá):劍柄,這裏指劍。
  12. 馬卿:漢代司馬相如,字長卿,這裏借指宗振。

翻譯

在山中坐到月亮西沉,沉浸於幽深寧靜的氛圍中,聆聽着清風吹來的誦經聲。結交的朋友中幾人能信守重金的承諾,靠近參禪的境界又能怎樣去證悟如同真諦般的覺悟。門前留下獨客,誰來這裏訪友卻未遇,對着狂放的歌聲舞劍,又怎會羨慕那富貴的魚肉。回去之後宗振還是家徒四壁,但箱子中卻有奇異不凡的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宗振的生活情境與心境。首聯通過「坐殘山月」和「聽徹天風送步虛」,營造出一種清幽寂靜的氛圍,體現出宗振對玄靜境界的追求。頷聯探討了交友守信和參禪悟道的問題,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修行的思考。頸聯「門留獨客誰題鳳,鋏對狂歌豈羨魚」,用「題鳳」的典故表現出宗振的孤獨,而「豈羨魚」則表明他對富貴的不屑。尾聯「歸去馬卿仍四壁,篋中惟有異人書」,寫出宗振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世界豐富,擁有珍貴的書籍。整首詩意境深邃,語言優美,通過對宗振的生活和心境的描繪,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