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飛來寺

寺是前朝幻,舟曾幾度過。 江山無恙在,道路此生何。 雲氣連帆影,谷聲應棹歌。 茅堂堪避俗,回首愧煙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前朝:過去的朝代。
  • (yàng):疾病,此指災禍。
  • :怎樣。
  • (zhào)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 茅堂:茅草蓋的堂屋。
  • :可以,能夠。
  • 菸蘿:草樹茂密,菸聚蘿纏,借指幽居或脩真之処。

繙譯

這座寺廟是前朝所建顯得虛幻,這條船我曾幾次渡過。 江山依舊安然無恙地存在著,而我的人生道路又將如何呢。 雲氣連接著船帆的影子,山穀的聲響應和著船中的櫂歌。 茅草堂屋可以躲避世俗的紛擾,廻首往事,我愧對那幽深的山林。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路過飛來寺爲背景,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寺是前朝幻”表達了對寺廟歷史的感慨,以及自己多次經過此地的經歷。頷聯中“江山無恙在”描繪了江山依舊的景象,而“道路此生何”則流露出對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思考。頸聯“雲氣連帆影,穀聲應櫂歌”以生動的畫麪展現了江上的景色和氛圍,雲氣與帆影相連,山穀的聲音應和著櫂歌,富有意境。尾聯“茅堂堪避俗,廻首愧菸蘿”,詩人覺得茅堂可以躲避世俗的紛擾,但廻首往事,又感到愧對那幽靜的山林,躰現了一種對世俗的無奈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練,意蘊深遠。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