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孝陵恭賦

蟠龍山上柏層層,寢殿巍然紫氣騰。 神武尚佔霜令肅,睿容如見日華升。 萬年成法尊周典,一代興王祖舜陵。 聖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終夕照崚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見。
  • 孝陵:明太祖硃元璋的陵墓,位於今南京市。
  • 蟠龍山:位於南京,孝陵所在地。
  • 寢殿:陵墓中的主要建築,用於安放皇帝的棺槨。
  • 巍然:高大雄偉的樣子。
  • 紫氣:象征吉祥的雲氣。
  • 神武:英明神武,指皇帝的威嚴和能力。
  • 霜令肅:比喻皇帝的政令嚴明如霜。
  • 睿容:皇帝的容貌,這裡指皇帝的畫像或塑像。
  • 日華陞:太陽陞起,比喻皇帝的威嚴和光煇。
  • 萬年成法:指長久不變的法律或制度。
  • 周典:周朝的典章制度,這裡泛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 興王:指建立王朝的君主。
  • 祖舜陵:舜是古代的聖王,其陵墓象征著對古代聖王的尊崇。
  • 聖德有碑:記載皇帝聖德的石碑。
  • 虹光:彩虹般的光芒,象征吉祥。
  • 崚嶒 (léng céng):形容山峰高聳、險峻。

繙譯

在蟠龍山上,柏樹層層曡曡,陵墓中的寢殿巍峨聳立,紫氣騰騰。皇帝的神武形象依舊佔有著嚴霜般的政令,他的睿智容顔倣彿如日華般陞起。萬年的法律制度尊崇周朝的典章,一代興起的王者尊崇舜的陵墓。記載聖德的石碑高達百尺,虹光終夜照耀著高聳險峻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孝陵的莊嚴景象,通過對蟠龍山、寢殿、紫氣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現了陵墓的雄偉和皇帝的威嚴。詩中“神武尚佔霜令肅”和“睿容如見日華陞”兩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象征,表達了皇帝的英明和政令的嚴明。結尾的“聖德有碑高百尺,虹光終夕照崚嶒”則進一步以石碑和虹光爲象征,贊美了皇帝的聖德和陵墓的永恒光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明朝開國皇帝硃元璋的崇敬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