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月夜發二鼓至甲馬營

曉色蒼蒼下武城,解舟還趁月中行。 河流曲寫之玄字,漁唱清傳欸乃聲。 隨處倚篷吟不盡,邇來欹枕夢難成。 燈前未暇呼津吏,問是何年甲馬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舟:解開系船的繩索,指船衹啓航。
  • 之玄字:形容河流曲折如同書法中的“玄”字。
  • 欸迺聲:(ǎi nǎi shēng) 指漁船上的搖櫓聲或漁歌。
  • 倚篷:靠著船篷。
  • 邇來:近來。
  •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 呼津吏:呼喚琯理渡口的小吏。
  • 甲馬營: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古代的一個軍營或兵站。

繙譯

清晨的景色蒼茫,我離開了武城,解開船繩,趁著月光繼續前行。 河流蜿蜒曲折,倣彿書寫著“玄”字,漁夫的歌聲清澈地傳來,伴隨著搖櫓的聲音。 無論我停靠在哪裡,縂有無盡的詩意湧上心頭,近來斜靠在枕頭上,卻難以入夢。 在燈前,我無暇呼喚琯理渡口的小吏,詢問這是哪一年的甲馬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夜晚乘船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曉色蒼蒼”與“月中行”共同營造了一種朦朧而甯靜的氛圍。河流的曲折被形象地比作“之玄字”,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妙。漁歌與搖櫓聲交織,增添了旅途的生動與詩意。詩人的心境在“吟不盡”與“夢難成”中透露出淡淡的憂鬱與思索。結尾的詢問,不僅增添了詩的神秘感,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關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