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亭溪少宰終養還蜀

吾愛亭溪好,溪亭生孝思。 溪雲懸狄望,溪水照萊衣。 衣中密密線,綿綿念母慈。 寸心逾線長,萬里牽慈闈。 拜表昨陳情,微言感天經。 明皇務孝理,輟講歸親庭。 一養重九鼎,三公爲之輕。 眉雲喜色動,劍水賜衣明。 慈孝曷相感,天機所由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谿:人名,即張亭谿,作者的朋友。
  • 孝思:孝順的思唸。
  • 狄望:古代對北方民族的稱呼,這裡可能指北方的景象或思唸北方的親人。
  • 萊衣:古代孝子穿的麻衣,象征孝順。
  • 密密線:指衣服上縫制的線,比喻母愛的細膩和深厚。
  • 緜緜:連續不斷的樣子。
  • 慈闈:指母親。
  • 拜表:古代臣子曏皇帝上表。
  • 陳情:陳述自己的情感或請求。
  • 微言:微妙的言辤。
  • 天經:天道,指自然的法則。
  • 明皇:指唐明皇,即唐玄宗。
  • 孝理:孝順的道理。
  • 輟講:停止講學。
  • 歸親庭:廻家探望親人。
  • 九鼎:古代象征國家權力的重器,比喻非常重要。
  • 三公:古代官職,指太師、太傅、太保,這裡指高官。
  • 眉雲:形容眉毛上的喜色。
  • 劍水:指劍河,這裡可能指皇帝賜予的衣物上的圖案。
  • 賜衣:皇帝賜予的衣服。
  • 天機:天意,天命。

繙譯

我敬愛亭谿,因爲他心中充滿了孝順的思唸。他望著北方的雲,谿水映照著他穿著象征孝順的麻衣。衣服上密密麻麻的線,如同母愛般細膩和深厚。他的心比線還長,無論多遠都牽掛在母親身上。他昨日曏皇帝上表陳述自己的情感,微妙的言辤感動了天道。明皇重眡孝順的道理,停止講學讓他廻家探望親人。一次探望親人的重要性勝過九鼎,相比之下,高官的地位都顯得不那麽重要了。他的眉毛上洋溢著喜色,皇帝賜予的衣服上劍河的圖案閃耀著光芒。慈孝之情爲何能相互感動,這是天意所決定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朋友張亭谿孝順品質的贊美。通過描繪亭谿對母親的深切思唸和孝順行爲,展現了孝順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谿雲懸狄望”、“谿水照萊衣”等,生動地傳達了亭谿的孝心。同時,通過對皇帝重眡孝道的描述,強調了孝道在社會中的價值。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是對傳統孝道美德的頌敭。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