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至南山

一夜春溪落漲痕,不知春色遍郊原。 青山麥壟東西阪,流水桃園上下村。 鹿跡半驚樵客過,禽聲如答路人言。 舉頭不覺先塋近,兩兩喬松護石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溪落漲痕:春水上漲,溪流中的痕跡。
  • 青山麥壟:青翠的山坡上,麥田成壟。
  • 東西阪:東西方向的山坡。
  • 流水桃園:流水環繞的桃花園。
  • 上下村:村莊分佈在河流的上下游。
  • 鹿跡:鹿的足跡。
  • 樵客:砍柴的人。
  • 路人言:過路人的話語。
  • 先塋:祖先的墳墓。
  • 喬松:高大的松樹。

翻譯

一夜之間,春水上漲,溪流中留下了新的痕跡,卻不知道春色已經遍佈了整個郊野。青翠的山坡上,麥田成壟,東西方向的山坡上都是如此;流水環繞的桃花園,村莊分佈在河流的上下游。鹿的足跡讓人半是驚訝,半是好奇,彷彿在告訴砍柴的人這裏曾經有鹿經過;鳥兒的叫聲似乎在迴應着過路人的話語。擡頭一看,不知不覺中祖先的墳墓已經近在眼前,兩兩高大的松樹守護着石門。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明時節爲背景,描繪了春日郊外的生機盎然。詩中「春溪落漲痕」一句,既表現了春水的活力,又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後文通過對青山、麥壟、流水、桃園等自然景象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春天的豐富多彩。最後,詩人以「先塋近」和「喬松護石門」作結,不僅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也增添了詩作的深沉與莊重。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先人的敬仰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