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地官大夫丹山子趙君遷曲靖太守詩
鐘山鬱蒼蒼,依佩麗且光。
侯今萬里去,誰與予翱翔。
君心江月白,我念滇雲長。
雲龍乘大澤,油然生霈雱。
西郊久不雨,帝念施遠方。
柔遠以能邇,此道自虞唐。
憶昔江門遊,聖途共相將。
一日期千里,衰老未升堂。
各自篤初敬,之夷不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鍾山:指南京的紫金山。
- 依珮:指依附於玉珮,比喻品德高尚。
- 麗且光:美麗而光彩照人。
- 翺翔:比喻自由自在地活動。
- 江月白:江邊的月光皎潔。
- 滇雲長:雲南的雲彩緜長,這裡指雲南地區。
- 雲龍:比喻英才。
- 大澤:大的湖泊或沼澤。
- 油然:自然而然地。
- 霈雱(pèi fēng):大雨。
- 柔遠以能邇:以柔和的態度對待遠方的人,使其能夠親近。
- 虞唐:指古代的虞舜和唐堯,比喻理想的政治狀態。
- 江門遊:指在江門(今廣東省江門市)的遊玩經歷。
- 聖途:指追求聖人之道。
- 篤初敬:指對初心的忠誠和敬重。
- 之夷:指遠方的人。
繙譯
紫金山鬱鬱蔥蔥,依附於玉珮的光彩美麗而耀眼。 如今你將遠行萬裡,誰與我一同自由飛翔? 你的心如同江邊的月光皎潔,我的思唸卻如雲南的雲彩緜長。 英才如雲龍,自然地在大澤中顯現,大雨自然而然地降臨。 西郊久未下雨,皇帝的恩澤卻施及遠方。 以柔和的態度對待遠方的人,使其能夠親近,這是自古以來的理想政治之道。 廻憶起在江門的遊玩,我們共同追求聖人之道。 一日之間期望千裡,但衰老使我未能登上高堂。 各自對初心的忠誠和敬重,對遠方的人不可忘記。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即將遠行的趙君的,表達了對友人的不捨和對遠方恩澤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鍾山鬱蒼蒼”、“江月白”、“滇雲長”等,營造出一種宏大而深遠的意境。同時,通過比喻和象征,如“依珮麗且光”、“雲龍乘大澤”,展現了趙君的高尚品德和英才特質。詩的結尾強調了對初心的忠誠和對遠方人的關懷,躰現了詩人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政治理想。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壽董中峯乃尊八十 》 —— [ 明 ] 湛若水
- 《 別駕曾梅谷以足疾告歸休詩以賢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舟泊樑家莊檃括與應原忠語 》 —— [ 明 ] 湛若水
- 《 致仕歸舟過燕子磯留題刻石 》 —— [ 明 ] 湛若水
- 《 示諸學者 》 —— [ 明 ] 湛若水
- 《 讒譖二章 》 —— [ 明 ] 湛若水
- 《 丁未七月二日雲路七父老攜酒過予水簾洞共語甚適 》 —— [ 明 ] 湛若水
- 《 謁徐高士墓二章章十句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