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題贈冼碧山

吾甚愛此山,山石如我心。 石縱可以轉,中堅誰能侵。 山面碧如壁,壁立萬仞潯。 不有羚羊角,誰能履高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謾題:隨意題寫。
  • 冼碧山: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好。
  • 湛若水:明代文人,本詩作者。
  • 石縱:石頭的縱向。
  • 中堅:內心堅定。
  • :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水邊。
  • 羚羊角:比喻敏捷和勇敢。

翻譯

我非常喜愛這座山,山上的石頭就像我的內心。 石頭的縱向雖然可以轉動,但內心的堅定無人能侵犯。 山面碧綠如壁,壁立高聳,高達萬仞的水邊。 若沒有羚羊般的敏捷和勇敢,誰能攀登這高深的山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內心堅定不移的自我肯定。詩中,「山石如我心」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內心情感相結合,展現了作者與自然的和諧共鳴。後文通過「石縱可以轉,中堅誰能侵」進一步強調了內心的堅定和不可動搖。最後兩句以羚羊角爲喻,讚美了勇敢和敏捷的品質,同時也暗示了攀登高峯需要的不只是體力,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勇氣和決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內心的深刻理解和熱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