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鏡光前無路,才行始通竅。 窈窕入雲磴,攲側行木杪。 憑虛知天高,俯下覺形小。 詣道如是觀,灑落萬物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山路曲折深遠。
  • 攲側(qī cè):傾斜,不正。
  • 憑虛:依靠空虛之處,這裏指站在高處。
  • 詣道:達到道的境界。
  • 灑落:自然不拘束,超脫。

翻譯

在鏡光閣前看似無路,但行走起來才發現通路。 曲折的山路深入雲端,傾斜地走在樹梢之上。 依靠空虛之處感受到天空的高遠,俯視下方感到自身渺小。 達到道的境界應如此觀察,自然超脫於萬物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鏡光前無路」與「才行始通竅」的對比,表達了探索與發現的喜悅。詩中「窈窕入雲磴,攲側行木杪」生動描繪了山路的險峻與高遠,而「憑虛知天高,俯下覺形小」則傳達了站在高處時的超然感受。最後兩句「詣道如是觀,灑落萬物表」深化了主題,表達了通過登高望遠可以達到的超脫境界。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