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樾岡少司徒六載考績之京

見君廿載前,傾蓋湖西東。 重逢每追想,惚惚如夢中。 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 足跡亙南北,威聲動虜戎。 功成尚久次,六七閱春冬。 手持經濟策,於以獻重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傾蓋:指初次見面。
  • 惚惚:形容心神不定,恍惚。
  • 明哲:明智、洞察事理。
  • 事功:事業和功績。
  • :貫穿。
  • 虜戎:指外族或敵人。
  • 久次:長時間等待。
  • 經濟策:治理國家的策略。
  • 重瞳:指皇帝,因爲傳說中舜有重瞳,後用來代指皇帝。

翻譯

二十年前,我們在湖的西東初次相見,如今重逢,每每回憶起往事,感覺就像在夢中一樣模糊不清。你的才智本來就很明智,洞察事理,你所追求的是事業和功績。你的足跡遍佈南北,威名震動了外族和敵人。功成之後,你仍然長時間等待,經歷了六七個春夏秋冬。你手持治理國家的策略,準備獻給皇帝。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送別胡樾岡少司徒的作品,表達了對胡樾岡多年來的成就和貢獻的讚賞。詩中,「傾蓋湖西東」描繪了兩人初次見面的情景,而「重逢每追想,惚惚如夢中」則表達了重逢時的感慨和回憶。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等句,讚揚了胡樾岡的才智和追求,以及他在南北征戰中的威名和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湛若水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事業成就的肯定。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