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八日黃司訓汝彝雨中留宿聯句二首

景行自是百年心,我亦逢君語便深。 客去共聽秋夜雨,坐來獨怯暮天砧。 文章價在何時定,山水情多逐處尋。 斗室初成先下榻,愧非徐孺汗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景行:高尚的德行。
  • 百年心:長久的情感或志向。
  • 坐來:坐下之後。
  • 暮天砧:傍晚時分的搗衣聲,砧指搗衣石。
  • 斗室:狹小的房間。
  • 下榻:留宿。
  • 徐孺:徐稚,字孺子,東漢時期著名隱士,這裏指代高士。

翻譯

高尚的德行自然是長久的情感,我與你相遇,話語便深入心底。 客人離去後,我們共同聆聽秋夜的雨聲,坐下之後,獨自感受傍晚的搗衣聲。 文章的價值何時能定論,山水的情感隨處可尋。 狹小的房間初成,你先留宿,我感到慚愧,不是徐孺子,汗溼了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黃司訓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志趣。詩中,「景行自是百年心」一句,既讚美了黃司訓的高尚德行,也表達了作者對這份友情的珍視。後幾句通過對秋夜雨聲和暮天砧聲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感受。結尾處,作者以徐孺子自比,表達了自己對黃司訓的敬仰和留宿的謙遜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