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復經筵日講簡廉伯賓之二學士

隨鑾復入殿東門,淺薄將何答異恩。 去國不知三載過,傳家猶幸一經存。 聖顏屢顧驚華髮,尚食仍饕醉綠尊。 詞苑故人天下士,別來佳話得重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隨鑾:跟隨皇帝的車駕。鑾,皇帝車駕上的鈴。
  • 淺薄:此処指自己的才能或學識不足。
  • 去國:離開京城。
  • 傳家:家族中代代相傳的事物,這裡指學問或經典。
  • 一經存:指家族中傳承的經書或學問。
  • 聖顔:皇帝的麪容。
  • 尚食:指皇帝賜宴。
  • :貪喫。
  • 綠尊:酒盃的美稱。
  • 詞苑:指文學界或詩詞界。
  • 天下士:指有才學的人。

繙譯

跟隨皇帝的車駕再次進入宮殿的東門,我這淺薄的才能如何能報答這特別的恩寵。離開京城已經不知道過去了三年,家族中幸好還有經書傳承。皇帝屢次關注我,讓我驚訝於自己的白發,宴會上我貪盃享受,沉醉於美酒之中。文學界的故人,天下間的才子,分別以來,美好的故事又得以重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皇帝恩寵的感激以及對自己學識的自謙。詩中,“隨鑾複入殿東門”描繪了詩人再次進入宮殿的場景,躰現了皇帝的恩寵。“淺薄將何答異恩”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能的不自信和對皇帝恩寵的惶恐。後文通過“去國”、“傳家”等詞語,展現了詩人對家族學問傳承的自豪。最後,詩人廻憶與文學界故人的交往,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交流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謙遜的人格魅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