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鬆頌通州王彥聲侍御行臺

松枝何太高,高可撐青天。 鬆根何太深,深可徹黃泉。 松葉何太繁,繁可庇顛連。 高以比君節,繁以比君仁。 深以比君智,宜續甘棠編。 嗚呼如此樹,宜種君堂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撐。
  • :穿透。
  • :保護。
  • 顛連:睏苦。
  • :比喻。
  • 甘棠:《詩經》中的一篇,用來比喻賢德的官員。
  • :編纂,這裡指記錄。

繙譯

松樹的枝條爲何如此高聳,高得倣彿能撐起青天。 松樹的根系爲何如此深邃,深得似乎能穿透黃泉。 松樹的葉子爲何如此繁茂,繁盛得足以保護睏苦之人。 高聳象征著君子的節操,繁茂比喻君子的仁愛。 深邃象征著君子的智慧,應該繼續編纂甘棠的記錄。 唉,這樣的樹,應該種在君子的堂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松樹的高聳、深根和繁葉,巧妙地比喻了君子的品德。松樹的高大象征著君子的崇高節操,深根象征著君子的深厚智慧,繁葉則象征著君子的廣泛仁愛。詩中“宜續甘棠編”一句,表達了對君子品德的贊美和希望其事跡被後人傳頌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松樹的贊美,傳達了對君子品德的崇高敬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