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謝鄧念齋太守惠佳荔

荔枝三百坡翁啖,四百籠來何太多。 顆顆念翁二百遍,白雲還寫謝公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坡翁:指蘇軾,號東坡居士,因其好啖荔枝而得名。
  • :吃。
  • :此處指裝荔枝的籃子。
  • 顆顆:每一顆。
  • 念翁:想念蘇軾。
  • 謝公歌:指感謝的詩文,謝公是對蘇軾的尊稱。

翻譯

蘇軾曾啖三百顆荔枝,如今四百籃荔枝送來,是否太多了些? 每一顆荔枝都讓我想念蘇軾二百遍,我還要用白雲寫下感謝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以蘇軾啖荔枝的典故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蘇軾的懷念之情。詩中「荔枝三百坡翁啖」一句,既是對蘇軾好啖荔枝的回憶,也暗含了對蘇軾的敬仰。後兩句則通過誇張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蘇軾的深切思念,以及對送來荔枝之人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