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野樵誰敢斲蒿萊,翠柏陰中兆域開。 鵷序衣冠晨拜舞,龍宮星斗夜昭回。 宣章道士聲如鶴,守影中人發似梅。 禮罷不須燈火伴,聯鑣乘月下山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巳: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癸巳年。
  • 長至:指夏至,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
  • 世賢太史:人名,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學者。
  • 陪祀:陪同祭祀。
  • 山陵:指帝王的陵墓。
  • 律詩: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
  • 沙河道中:沙河,地名,道中指途中。
  • 廉伯贈行韻:廉伯,人名,贈行韻指贈送給作者的詩句,作者以此爲韻創作。
  • 野樵:在野外砍柴的人。
  • (zhuó):砍伐。
  • 蒿萊:雜草。
  • 兆域:墓地,陵墓的區域。
  • 鵷序:古代官員的行列。
  • 衣冠:指官員的服飾。
  • 晨拜舞:早晨進行拜祭和舞蹈。
  • 龍宮星斗:比喻帝王的陵墓,星斗象徵皇權。
  • 昭回:明亮迴旋,這裏指星光閃爍。
  • 宣章道士:宣章,人名,道士指道教的修行者。
  • 聲如鶴:聲音像鶴鳴一樣清亮。
  • 守影中人:守陵的人。
  • 發似梅:頭髮像梅花一樣白。
  • 禮罷:祭祀結束後。
  • 不須燈火伴:不需要燈火陪伴。
  • 聯鑣:並騎而行。
  • 乘月:趁着月光。

翻譯

在癸巳年的夏至日,我與世賢太史一同前往山陵進行陪祀,往返途中創作了十首律詩。在沙河的途中,我使用了廉伯贈給我的詩句作爲韻腳。

誰敢在野外的翠柏樹下砍伐雜草,那裏是陵墓的莊嚴之地。官員們穿着整齊的服飾,在清晨進行拜祭和舞蹈,而夜晚,帝王的陵墓如同龍宮,星光閃爍。

宣章道士的聲音如同鶴鳴般清亮,守陵的人頭髮如梅花般潔白。祭祀結束後,我們不需要燈火陪伴,而是並騎而行,趁着月光下山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世賢太史一同前往山陵進行祭祀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祭祀活動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徵手法,如「鵷序衣冠」與「龍宮星斗」,「聲如鶴」與「發似梅」,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表達。結尾的「聯鑣乘月下山來」則帶有一種寧靜和諧的美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