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拼音

唐代詩人劉禹錫中了進士後,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爲性格放蕩不羈,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詩人,名叫李紳,邀請他飲酒,並招來了歌妓來在席上作舞助興。飲酒期間,劉禹錫對宴席上的奢華,感到不滿與痛惜,於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對李司空的譴責與勸戒。 “司空見慣” 這句成語,就是取自這首詩。詩中的“司空”,是中國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寇、司士、司徒並稱五官,掌水利、營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戰國時沿置。漢朝本無此官,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爲大司空,但職掌與周代的司空不同。 司空見慣,原意是指當時官場上已經養成奢華的風氣,對當時宴會上的排場,已經見怪不怪了,卻不理會普通百姓的艱難生活,含貶意。(可以引申來形容今天的社會環境)今通指,對某些事見得多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司空:古代官職名。
  • :全、滿。

繙譯

高高發髻如雲鬟般梳著宮中的樣式妝容,春風中唱著一曲杜韋娘。李司空看慣了這種事覺得平常至極,可卻讓我這囌州刺史極度傷心。

賞析

這首詩主要寫了劉禹錫對於李司空家中歌妓的驚豔與自己內心感受的對比。詩中通過對歌妓的外貌和歌聲的描寫,以及李司空的習以爲常和自己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高髻雲鬟宮樣妝”描繪出歌妓美麗的形象,“春風一曲杜韋娘”展現其歌聲的動人。最後“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囌州刺史腸”,突出了不同人對待這種場景的不同態度,反映出劉禹錫獨特的感觸,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場景氛圍。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