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鄂州界懷錶臣二首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 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拼音

所属合集

#黃鶴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鄂州:古地名,在今湖北武漢一帶。
  • :狹長而較矮的牀。

繙譯

從睡夢中醒來感覺好像還挨著牀榻,船卻已經前行忽然就行駛了千裡之遙。看不見那黃鶴樓了,寒冷的沙灘與那雪花很是相似。

賞析

這首詩意境空霛,以簡潔的語句表達出詩人在旅途中的感受。開篇寫夢覺與現實中船行之速的對比,有一種恍然之感。“不見黃鶴樓”再次強調行程之遠,以及與熟悉之地的遠離,最後以寒沙和雪相似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冷峻、孤寂的氛圍,讓人躰會到詩人身処異地的那種獨特心境。整首詩在短小的篇幅裡,傳達出一種漂泊和孤獨的情緒。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